空氣質量預報預警及決策支持系統基于氣象數據及污染物排放清單, 應用集成化天氣預報模式(WRF)、排放源處理模式(Smoke)、空氣質量數值預報模式系統(CMAQ、CAMx、NAQPMS、WRF-Chem等)、空氣質量統計預報模式系統、實現環境空氣質量數值預報運算及展示并提供環境空氣質量數值預報服務的產品,針對重污染狀況提供預警發布、應急響應,同時應用源解析技術實現區域及城市污染成因分析,為制定科學的污染減排措施提供保障支持。
系統無縫集成監測總站平臺,用戶無需登錄國家下發系統即可查看總站下發產品和上報預報數據,用戶工作更加便捷。
針對預報預警的核心業務需求,提供輔助數據(模型預測數據、污染物空間分布圖、空氣質量自動監測數據、氣象數據)查看、內部會商、外部會商、預報訂正、數據上報、信息發布一體化流程。為每日空氣質量預報會商及突發重污染預警工作提供流程化、工具化支持,使會商工作開展更規范、更高效。
應用基于數值模型的污染源解析、氣團軌跡追蹤等技術和超級站等監測數據分析區域污染輸送過程及不同源類排放貢獻率,為重點活動的空氣質量保障及長期的污染控制方案制訂提供有力支持。
針對模式預報效果、人工預報效果從時間序列、統計學方法等多維度分析偏差并進行原因診斷,為模式系統運行優化、預報員預報業務能力提升提供保障,持續提升預報準確率。
針對重污染預警,支持工業源、移動源、開放源等可控污染源應急措施的定量處理,提供減排措施自定義功能,生成多種控制方案,自動計算并評估各類措施的污染物減排量以及空氣質量改善效果,為極端天氣的處理提供決策支持。
針對城市、行政區、站點、區域提供逐小時污染物預報、逐6小時污染物預報及實時報,采用列表、圖表多種展現方式,指標含AQI及CO、SO?2、NO2、PM10、PM2.5、O3、能見度。
針對多模式預報結果,可展開內部會商及外部預報預警會商。
預報評估指站點預報評估和空間預報評估。將站點實時監測數據與各模式系統針對站點的預測數據進行對比分析,評估一定時間段內模式系統預測的準確度,從而為模式性能優化提供依據。通過對預報污染物作地面等值線填充濃度圖,然后將地面所有觀測數據用等同數值的顏色疊加到預報的空間分布圖上,從而分析觀測站點的觀測值與預報值的吻合性。
針對重污染日或典型月份源解析結果,分析重污染日或春夏秋冬季節不同區域污染物及不同污染源類別對目標區域的貢獻,從而為制定污染控制方案提供決策支持。
大氣排放源清單處理包括大氣排放源清淡的時間分配處理、空間分配處理和化學物種分配處理三個子處理過程,目標是為大氣環境空氣質量預警預報系統提供高時間分辨率、多分辨率的排放源清單。
省級:湖北省環境監測中心站
地方級:深圳市環境監測中心站